在現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測量電流回路數據之前首先詳要細了解電流互感器的基本情況:各個繞組的使用變比、準確級(確定是否與所接二次設備相匹配);一次極性端P1、P2的所在位置,二次極性端S1(K1)、S2(K2)的引出情況等。若確定不了兩側繞組接法,須做極性試驗來確定,極性試驗的方法一般采用直流法,進行接線:CT一次側加直流干電池,二次側接電流指針表。試驗時若開關S閉合瞬間電流表指針正偏轉,則兩側繞組極性為減極性,若指針反偏轉則為加極性。
其次要查閱相關技術資料,如使用的保護裝置的說明書,初步判斷現場實際接線是否與說明書規定電流的基準方向一致;核對銘牌查看電流互感器每個繞組的準確級是否與現場二次設備匹配等。
測數據時需注意,要在測試負荷較穩定(如主變或線路輸送功率較穩定)的時候進行測量,先選定一參考量(一般選擇UA或UAB),然后測出A、B、C各相的電流幅值及相位。一般來說,我們規定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從母線送往變壓器或線路為正方向、電流從母線流向變壓器或線路為正方向。以A相相電壓UA為測量基準為例,作向量圖時將+P和+UA定為同方向作向量圖。
由及可知,P、Q的正負僅與θ角(各相電壓與相電流的夾角)有關,分析起來,有以下4種情況:
當P>0且Q>0時,送有功、送無功,要求cosθ>0且sinθ>0,即0°<θ<90°,A相電流滯后相電壓在0到90度之間,在向量圖中應位于*象限;
同理分析可得:
當P>0且Q<0時,送有功、受無功,A相電流應位于第二象限;
當P<0且Q<0時,受有功、受無功,A相電流應位于第三象限;
當P<0且Q>0時,受有功、送無功,A相電流應位于第四象限。
根據測試數據作得的向量圖可判斷出當前潮流的理論方向,而要判斷電流回路接線是否正確必須結合目前潮流的實際方向、前期收集的電流互感器的數據信息以及保護說明書對CT極性的規定??偨Y起來,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潮流的實際方向:結合現場一次設備的運行狀態,通過相鄰或對側運行設備的潮流數據進行分析判斷,必要時與調度單位核對確定;
(2)通過前期調查的電流回路信息,結合實際潮流方向預判
相位伏安表所測各相電流大致該位于向量圖的哪個象限;
(3)根據測試數據作出向量圖進行驗證,進而判斷出電流互感器二次極性是否正確。
需要注意的是:測完電流回路的數據后要對CT變比進行驗證(可通過與相鄰設備保護裝置的采樣數據進行比較判斷),這是實際工作中容易被忽略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