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發展潮流和我國的現狀,現代儀器儀表按其應用領域和自身技術特性大致劃分為6個大類。本文介紹了現代儀器儀表的發展趨勢及其5個特點,根據其趨勢和特點列出了儀器儀表發展的5個關鍵技術。
1、現代儀器儀表的分類
根據發展潮流和我國的現狀,現代儀器儀表按其應用領域和自身技術特性大致劃分為6個大類,即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科學儀器、電子與電工測量、儀器、醫療儀器、各類儀器,傳感器與儀器儀表元器件及材料。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主要指工業,特別是流程產業生產過程中應用的各類檢測儀表、執行機構與自動控制系統裝置。科學儀器主要指應用于科學研究、教學實驗、計量測試、環境監測、質量和安全檢查等各個方面的儀器儀表。電子與電工測量儀器,主要指低頻、高頻、超高頻、微波等各個頻段測試計量和通用儀器儀表。醫療儀器主要指用于生命科學研究和臨床診斷治療的儀器。各類儀器指農業、氣象、水文、地質、海洋、核工業、航空、航天等各個領域應用的儀器。科學儀器可以細分為14個小類,即電子光學儀器,離子光學儀器,X射線儀器,光譜儀器,色譜儀器,波譜儀器,電化學儀器,生化分離分析儀器,氣體分析儀器,顯微鏡和成像系統,化學反應及熱分析儀器,聲學振動儀器,力學性能測試儀器(材料試驗機),光電測量儀器。其中,發展zui快,應用zui廣和市場容量zui大的是各類光學儀器和分析儀器。現代儀器儀表雖然作了大致分類,實際上存在著許多交叉,比如各類儀器中許多都是科學儀器。
2、現代儀器儀表的發展趨勢
儀器儀表發展極為迅速,僅以科學儀器中的分析儀器為例,世界分析儀器市場年銷售總額由2000年256億美圓到2002年增至316億美圓,年增長11%以上,是經濟增長速度的3—4倍。近10幾年來儀器儀表發展的主要趨勢是:
數字技術的出現把模擬儀器的精度、分辨力與測量速度提高了幾個量級,為實現測試自動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計算機的引入,使儀器的功能發生了質的變化,從個別參量的測量轉變成測量整個系統的特征參數,從單純的接受、顯示轉變為控制、分析、處理、計算與顯示輸出,從用單個儀器進行測量轉變成用測量系統進行測量。計算機技術在儀器儀表中的進一步滲透,使電子儀器在傳統的時域與頻域之外,又出現了數據域測試。90年代,儀器儀表與測量科學技術突破性進展是儀器儀表智能化程度的提高;DSP芯片的大量問世,使儀器儀表數字信號處理功能大大加強;微型機的發展,使儀器儀表具有更強的數據處理能力和圖象處理功能;現場總線技術是90年代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用于各種現場自動化設備與其控制系統的網絡通信技術,Internet和Internet技術也將進入控制領域。現代儀器儀表產品將向著計算機化、網絡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方向發展,跨學科的綜合設計、高精尖的制造技術使它能更高速、更靈敏、更可靠、更簡捷地獲取被分析、檢測、控制對象的信息。未來10年,而更高程度的智能化應包括理解、推理、判斷與分析等一系列功能,是數值、邏輯與知識的結合分析結果,智能化的標志是知識的表達與應用。利用物理學的新效應和技術及其成就開發新型高靈敏度、高穩定性、強抗干擾能力傳感器技術和測試儀器儀表。如:利用高溫超導量子干涉儀(SGUID)開發計量測試儀器、物理學測試儀器、地理和地質學儀器、化學分析儀器、醫療儀器、無損材料檢測儀器等。
利用橢偏技術來檢測光纖、光學玻璃等,它與近場光學相結合,不僅可以測量表面精細結構,同時根據近場光學反射偏振信息可以分辨出被測物體的材料,這是目前實驗研究新探索。將可調諧穩頻激光光譜儀技術用于高精密的幾何量與機械量和多種無形態的量的測量,開發以新一代微型光纖傳導激光干涉儀,它的測量范圍可以從納米到幾米或更大的范圍,分辨率可達10mm。它還可用于稱重,研制新型電子天平、高精度的電子皮帶稱、高分辨率的壓力計等。發展納米測量技術,建立納米計量測試標準,這是當今在計量與測試技術研究中十分活躍的課題。分析儀器正在經歷一場革命性的變化,傳統的光學、熱學、電化學、色譜、波譜類分析技術都已從經典的化學精密機械電子結構、實驗室內人工操作應用模式,轉化為光、機、電、算(計算機)一體化、自動化的結構,并正向更名副其實的智能系統發展(帶有自診斷自控、自調、自行判斷決策等高智能功能)。由于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使科學儀器的工作原理,設計思想、設計方法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其關鍵技術主要表現為:(1)微分析技術即分析儀器的微型化和微量化,其共性技術有微控技術、微加工技術、微檢測技術、微光源、微分光光學系統、微傳感器等,應用上述技術的微分析儀器如:微流控制芯片、芯片實驗室、微近紅外光譜儀等。(2)生物、化學傳感器包括新型傳感技術在分析儀器中的應用,將生物芯片技術,新型化學傳感技術,智能傳感器技術應用于分析儀器的研制。(3)成像技術包括廣義成像,納米級超高分辨成像,信息處理等,具體的領域有:核磁共振技術、圖像自動分析及綜合技術、成像光譜技術、近場光學成像技術。(4)儀器的聯用技術通過信息分離、軟件接口技術,實現多種科學技術間的聯用以實現復雜系統的痕量成份分析、結構分析、形態分析等綜合分析,如:色譜—質譜聯用、色譜—光譜聯用等。多臺儀器、多個實驗室結合的綜合分析管理系統(LIMS,Laboratory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已經推廣應用;儀器可以上網、制造廠商進行遠距診斷、指導正確使用或提出維修指導,各同類儀器用戶或相同分析工作用戶直接進行數據、情報共享,儀器的遠程校準和量值溯源等已指日可待。分析儀器在生物、環保、醫學等有關人的生存、發展領域的應用日新月異,現代高科技軍事方面的發展也促進了分析技術和分析儀器的應用拓展,靈敏、準確的現場毒物檢測、生命保障任務也大大擴大了分析了儀器的應用領域。
根據上述儀器儀表發展的趨勢,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出現代儀器儀表發展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①技術指標不斷提高
就如奧林匹克運動的口號是更高、更快、更強一樣,儀器儀表在提高檢測控制技術指標上是永遠的追求。以儀器儀表和測量控制的技術范圍指標來說,如電壓從納伏~100萬伏;電阻從超導至1014Ω;諧波測量到51次;加速度從10-4—104g;頻率測量至1010HZ;壓力測量至108Pa;溫度測量從接近零度至1010℃等。以提高測量精度指標來說,工業參數測量提高至0.02%以上,航空航天參數測量達到0.05%以上,計量精度和科學儀器達到的精度更是與時俱進。以提高測量的靈敏度來說更是向單個粒子、分子、原子級發展。提高測量速度(響應速度),靜態0.1~0.2ms,動態為Lμs。提高可靠性,一般要求為2~5萬小時,高可靠要求25萬小時。穩定性(年變化)<0.05%(高精度儀器)或<0.1%(一般儀器)。此外還不斷提高產品環境適應性。
②zui先應用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技術大量采用
地址:共康路1018號
:200443
:徐壽平
:86-
86-
留言:發送留言
個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