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16年來形成的攻城略地的商業模式、冒進的新能源策略,真的能在王傳福的解讀中找回迷失的自我嗎?
2011年6月30日,比亞迪正式登陸A股,開盤即漲22%,隨后持續拉高,截至收盤,報收于25.45元/股,漲幅達41.39%。王傳福說:“這是一個里程碑,2011年將是比亞迪大規模量產電動車的元年。”
王傳福,比亞迪總裁,充滿爭議的汽車行業。出生在安徽省無為縣的王傳福家境貧寒,哥哥18歲輟學打工供他讀書。在學生時代,王傳福樹立了一個信念:“永遠要做得比別人好。”1995年,王傳福創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七年后在香港主板發行上市。可能比亞迪的很多車主都不知道,BYD的三個英文字母是Build Your Dreams(成就你的夢想)的縮寫。
2008年9月26日,當金融市場陷入一片混亂時,巴菲特宣布投資2.3億美元持有比亞迪10%的股權,理由是“看好新能源項目”。而在2011年一季度,比亞迪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1.6%的情況下,巴菲特并未做出減持比亞迪股份的計劃。比亞迪在資本市場上的巨大成功,讓王傳福有理由暢想更美好的未來:“把電動汽車開進美國去!”
2008~2009年,比亞迪高歌猛進,王傳福不斷擴大夢想的“尺度”。對于有“大夢想”的王傳福來說,電動車只是其宏偉事業藍圖的起步,他的*目的不是“電動汽車大王”,而是做能改變世界的“新能源大王”。“比亞迪將來至少要利用塔克拉瑪干1/2的地方發電,并通過提高光伏電池的轉換效率,深度整合太陽能電池產業鏈。”
在王傳福腦中勾勒的新能源版圖中,太陽能電站、儲能電站和新能源汽車是三個核心板塊,他準備大規模應用儲量zui大的金屬“鐵”和儲量zui大的非金屬“硅”,實現人類能源戰略的*改變。
2009年,王傳福榮登內地新首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王傳福霸氣外露:“公司里還有誰比我更懂,我的決策98%是正確的。”
然而,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卻是很骨感,問題恰恰出在了這2%上。
2010年,比亞迪遭遇滑鐵盧,成為國內汽車業*個下調銷售目標,并且是銷量下調額度zui大的公司。其銷量從年初的80萬下調到60萬,zui終,60萬的銷量也沒能完成。
比亞迪把業績下降的原因歸為受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稅收優惠政策取消及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以及占據比亞迪利潤43%的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受單一zui大客戶諾基亞部分訂單推遲的影響,業務銷售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但分析人士認為,比亞迪業績的下滑與大舉押注新能源汽車不無關系。
數據顯示,今年1~9月比亞迪純電動車E6的實際銷量不過263輛。日產汽車CEO卡洛斯·戈恩更是指出,繞過混合動力直接邁向電動汽車是不切實際的。美國作為比較成熟的汽車市場,新能源車型年銷量可以達到4%~5%左右,相當于一年銷售1000萬輛汽車中,有40萬~50萬輛是新能源車型。但是在美國,所銷售的新能源車型絕大多數是混合動力車型,電動車*仍然微不足道。比亞迪高投入發展純電動車的做法,更被業內認為是冒進之舉。
地址:共康路1018號
:200443
:徐壽平
:86-
86-
留言:發送留言
個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