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燃煤電廠而言,要實現達標排放,除了要建設SCR之外,低氮燃燒改造也是zui重要的環節之一。燃煤硫分控制是關鍵,煤的來源要保證,配煤設施要配套,脫硫設施的設計水平要提高。
2003年12月31日以前通過環評的電廠(即2005年及以前投運的電廠),氮氧化物排放濃度較高的,應首先進行低氮燃燒技術改造,改造后根據排放濃度情況,選擇SNCR或SNCR+SCR,有場地條件的電廠改造也可選擇SCR。
新標準對重點地區執行特別排放限值,雖然目前尚無明確界定,但評估中遇到位于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地區的項目,已經將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做為設計依據,投資相應增加。
受訪嘉賓: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王開宇
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專家莫華
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圣
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總黃煒
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副總郭俊
今年1月1日起,《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正式開始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被大幅加嚴。早在出臺之前,這一標準就在行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還被冠以“世界上zui嚴格排放標準”的稱號。那么,火電企業怎樣才能達到新標準要求?我國環保企業能否滿足新標準對新技術的需求?
日前,中國環境報社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電力行業企業負責人環境論壇暨燃煤煙氣污染物控制技術研討會,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電力企業、環保企業代表和業內專家共聚一堂,探討燃煤煙氣污染治理問題。以福建龍凈環保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國內環保企業推出了一批基于火電新標準和PM2.5控制的新技術,已經基本能夠滿足新標準的治理要求。
“實施新的排放標準,必須有成熟的治理技術給予支撐。我們在標準制定中也進行了全面調研,標準中的每一個控制限值均有對應的成熟、可靠的控制技術。”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王開宇表示。
福建龍凈環保有限股份公司總黃煒表示,新標準的實施給電力企業、環保企業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燃煤電廠煙氣污染物控制技術正朝著節能、協同處置、系統集成的方向發展。
“一直以來,龍凈環保專注于技術研發和前沿技術儲備,主導產品包括了除塵、脫硫、脫硝、物料輸送四大系列。目前,龍凈環保還提出煙氣治理島的模式,可以提供從鍋爐到煙囪的‘一攬子’解決方案。為解決燃煤電站煙氣污染問題,公司也開發了一大批先進實用的技術。”黃煒說。
更嚴標準下的火電行業
“十一五”超額完成減排任務,標準加嚴仍需增加環保投資
新標準區分現有和新建火電建設項目,分別規定了對應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被大幅加嚴。對于一些重點地區還規定了更嚴格的特別排放限值。
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圣告訴記者,在美國,新建燃煤電廠氮氧化物排放控制要求為0.45g/kWh,擴建機組控制要求為135mg/Nm3,改建機組控制要求為185mg/Nm3;歐洲燃煤電廠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標準為200~400mg/Nm3。所以,單從排放標準而言,我國新標準中燃煤電廠氮氧化物確實是當今世界zui嚴的。
據介紹,這些限值在確定過程中,與發達國家火電排放標準進行了比較,同時也參考了奧運期間北京市燃煤鍋爐的排放標準。他說:“新標準出臺以來,電力行業的反對聲很多。但現在,電廠已經基本認可了這個標準。而且,標準的出臺也是科學的。”
“由于脫硫設施的大力建設和穩定運行,電力行業在‘十一五’期間為二氧化硫減排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排放量仍占所有行業排放量的50%以上,氮氧化物、煙塵排放量分別占工業排放量的65.1%和36.2%。按照目前的火電發展趨勢和排放控制水平,今后我國火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仍將增加,電力行業仍需為控制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做出更大貢獻。”王開宇在發言中表示。
然而,標準加嚴必然要求火電企業進一步增加環保投資,這對于本就缺錢的火電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根據測算,到2015年,需要進行脫硝改造的現有機組和新增機組容量約為8.17億千瓦,估計需投資1950億元,年運行費用約612億元;除塵和脫硫設施的改造和新建投資費用約需650億元。
“火電行業在增加環保投入的同時,也帶來了相應的污染減排和環境效益,總體上達標成本在合理水平。”王開宇表示,新標準的制訂綜合考慮了環境質量要求、環境污染現狀與行業經濟技術發展水平,主要目的是引導企業充分運用可行的清潔生產、污染治理技術,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今年1月21日,山西省政府下達《對逾期未完成省政府燃煤電廠煙氣脫硝限期治理任務機組的處理意見》,以停產治理方式倒逼火電企業建設脫硝工程。不久前,華電新疆發電有限公司葦湖梁電廠2×125兆瓦機組脫硝工程正式啟動,這標志著新疆燃煤電廠氮氧化物減排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雖然面臨很多困難,但各地火電企業的環保設施改造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