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理PM2.5一直為社會各界所關注。記者從5月16日在銅陵召開的全省火電水泥行業減排工作現場會上獲悉,安徽省除加大省會及主要城市PM2.5監測力度外,目前已鎖定火電廠、水泥廠和機動車“兩廠一車”,打“組合拳”力擒PM2.5主要“元兇”。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可入肺顆粒物。據專家介紹,治理PM2.5的重要一環是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省環保廳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我省氮氧化物排放四成六來自火電企業,一成七來自水泥行業,二成三來自機動車尾氣。因此,“兩廠一車”成為PM2.5的主要“元兇”。令人憂慮的是,去年全省氮氧化物排放總量不減反增,原計劃削減1.2%,可實際卻反過來增長了5.49%。火電水泥脫硝工程進展緩慢是導致“兩廠”大量排放的首要原因。
針對氮氧化物排放的嚴峻形勢,我省通過獎懲并舉,打“組合拳”加大“兩廠一車”治理力度。省環保廳對火電水泥行業制定了嚴格的減排和限產措施;省發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研究脫硝電價政策,支持發電企業加快脫硝減排工程建設,對脫硝機組在安排年度發電計劃時予以鼓勵。同時,我省還加大機動車尾氣治理力度,各地將實施“黃標車”淘汰工作,并加快提升車用燃油品質。力爭到2015年,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據了解,今年我省將力爭實現氮氧化物*增長。到“十二五”末,我省需完成國家下達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在82萬噸、比2010年下降9.8%的目標任務。